成都的春节习俗中,有一项众所周知的活动,那就是初七人日游草堂。 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因而就有若干的神需要崇拜。很多牲畜都是有生日的,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猪的生日,初四是羊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马的生日,即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而初七,就是我们人的生日,简称人日。 从北魏开始,人日这一天就有一种祭祀活动。到今天为止,全中国只有成都正月初七还有人日的祭祀。 陆游在成都的时候,就有一首诗写道,他正月初七专门在昭觉寺和朋友饮酒。也就是说,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这项活动。但是,以后就逐渐消失了。 为什么现在成都又把这一民俗活动保留下来了呢?这里有一个故事。诗圣杜甫住在成都的时候,和他的好友边塞诗人高适,有若干的诗书唱和。在二人你来我往的诗句之中,多次提到了人日,在这一天,他们相约见面一起饮酒,相互交流写诗的经验。 清代有个很著名的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他也特别重视人日和杜甫、高适的关系。有一年何绍基回成都来,他有意地在路上等了两天,一定要等到正月初七这一天进成都城。为什么呢?他说这一天才是应该进成都的日子,这一天是对于杜甫、高适的纪念。他把这件事写了下来,并且留下了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如今挂在杜甫草堂。 锦江春色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正是由于何绍基的这一举动,唤起了大家对古代人日祭祀的一个怀念,于是成都就恢复了正月初七人日祭祀的活动。而且这个祭祀,就放在杜甫草堂。 换句话说,古代的人日祭祀活动,和我们现在对于诗圣杜甫的崇敬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成都的一个新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