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字,6000多张照片,唤醒沉

时间:2023-5-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https://m-mip.39.net/m/mipso_4705219.html

「本文来源:农村大众」

夕阳下美丽的村落。

文化广场游戏、锻炼的村民,写生基地里的画家,旧房台前打卡拍照的游客……12月4日周日,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佟家村又迎来了热闹的周末时间。这个以前略显闭塞的滩区小村,因何变成休闲观光打卡地?

佟家村之变,与利津县开展的“村庄记忆”图片、文字挖掘整理关系密切。“很多村庄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将这些风土民俗、文化古迹、奇闻趣事等做一次溯源,以图片、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村庄记忆’,对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利津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季向东说,“佟家村很有代表性,我们作为前期试点村庄进行挖掘,该村拥有多年历史,是目前黄河沿岸为数不多的历经河患、战乱幸存下来的老村,保留了黄河滩区唯一一处连片的‘独台’村落,有‘十步一塘、百步一湾’‘日行河底夜宿台’的独特人文景象,旅游价值较高。”

受此启发,佟家村逐步被打造成黄河旅游小村。“我们实施了黄河畔·佟家沿黄传统村落保护开发项目,收取房台及房屋、树木等附着物,建设仿古青石路,打造2处民宿,建设黄河滩文化展示馆、黄河民俗文化中心等,收集滩区相关的老物件进行展览,将草编手艺重新拾起来,编织坐墩、蒲团、储物筐等手工艺品,变成游客青睐的特色礼品,村子的人气越来越旺!”佟家村党支部书记佟振飞说。

明集镇北张村的“村庄记忆”革命历史展示墙。

试点效果明显,“村庄记忆”便越来越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利津县持续推进“村庄记忆”专题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工程,县政协牵头,精选文史爱好者、政协委员、民俗爱好者等30余人组建工作专班,划分5个工作小组,从村庄地理坐落、村名来历、姓氏组成、隶属沿革、历史名人、村庄故事、村庄经济等方面广泛收集资料,拍摄留存村容村貌、文化古迹、自然风物等能够体现村落特点和记录村落完整形态印象的影像。目前,已经形成文字材料近万字,图片多张,全方位展示全县个村庄发展历程。

如今,利津县部分村庄从“村庄记忆”中找到思路,建起了一批乡村文旅项目:盐窝镇南岭村沿街打造了十里“老街长巷”,将老扬琴样板戏、黄河号子、南岭丸子等老手工、老技艺、老作坊等非遗文化沿街落户;汀罗镇前关村依托明清时期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重地“铁门关”遗址,建设了铁门关历史文化展馆,结合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让游客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有得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唐峰通讯员张吉亮任万帅顾龙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ygav.com/bfbzz/137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