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727.html 沅水溯源 一条清水河,自贵州省都匀市的苗岭山脉蜿蜒而出,经黔东而入湘西,与渠水汇合,便改了名称,叫沅水。从这时起,直至在常德汇入洞庭湖之前,沅水一路向北、往东奔腾,在它流经的区域,大大小小、无数条河流自四方而来,它们仿佛毛细血管,遍布湘西大地,又汇入到沅水之中。 沈从文说过:“从《楚辞》发生地,一条沅水上下游各个大小码头,转到海潮来去的吴淞口,黄浪浊流急奔而下直泻千里的武汉长江边,天云变幻碧波无际的青岛大海边,以及景物明朗民俗淳厚沙滩上布满小小螺蚌残骸的昆明滇池边。三十年来水永远是我的良师,是我的诤友……”可见,对沅水,他很有感情。沈从文自幼在这条大河边生活,童年时,常在水上捉鱼、看水边磨坊。待到14岁那年,开始了行伍生活,辗转于沅水流域,看尽了行船、河街,以及沿岸的吊脚楼,直到年前往北京。尽管他少年时代并没有认真上过学堂,但一河湘西水,给了这位文学大家最好的写作素材。于是,在他的笔下,湘西的流水灵秀,充满风情,又浓郁厚重,恰如一部湘西史那般,神秘、悠久,使人欲罢不能。 湘西的历史,记录在沅水的浪花之中。尽管这条长河不如长江气势恢宏,也比不了黄河浩浩汤汤,但滔滔沅水也不失大河气魄,千里长河,仿佛远古文明,源远流长。 沅水之于湘西,就如同黄河之于中原、长江之于良渚。这条总长度超过千米的大河,是三湘四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沟通了庭湖与云贵高原。在沅水流经的湘西大地,到处溪沟纵横,水流潺潺,依托这些繁枝散开的支流,泛舟其上,便能够深入湘西腹地。 巴人最早认识到丁远水的重要性,他们发现自巴蜀之地,可以沿沅水而下,直达两湖。在巴人的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廒君射杀了盐水女神,占据盐泉,建立了巴国。在真实的历史中,巴地确以产盐而著称。巴人发现,若是从沅水而下,不必翻越重重群山,便能够将盐输人湘地,于是古代川盐入湘的通道就这样沿看远水而开辟。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也因为元水的交通而逐渐融人外部的世界,只是在那时,他们尚被中原人称为“濮人”。 水系,对于中央王朝统治湘西极为重要,从里耶秦简记载的“鄢一销一江陵一孱陵一索一迁陵”这一通邮里程表可以得知,至少在秦代时,沅水便是一条通道,让湘西与中原同气连枝、血脉相连,而秦王朝也正是通过这条水道,连接洞庭水系、汉水水系和都城咸阳,从而对湘西实现了有效统御。 武陵五溪,自成文化 汉承秦制,对于湘西的统洽,依然是围绕看酉水、沅水,这两条水路成为沟通湘西与云贵的重要通道。为了进一步开发湘西,汉王朝还沿沅水设置了汉寿、临沅、远南、远陵、西阳、迁陵、辰阳、镡成诸县。大批的北方移民涌人湘西,而原本世代聚居于此的原住民。 与外来移民之间的冲突也就自然不可避免一 这也是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黔中蛮〞武陵蜜〞“五涘蛋…诸多蔑称在这一时期的史书逸闻中比比皆是,黔中、武陵,分别是湘西地区在秦汉时的郡名,而五溪这个名词则与地理有关。按《湖南省志.地理志》记载,沅水有、辰、武、酉、渠、巫、溆七大支流;其中,酉水(酉溪)与巫水(雄溪)、渠水(满溪)、水(溪)、辰水(辰溪)被并称为“武陵五溪”。河流成了一个地域,也成了一种文化,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颇具特色的一笔。“武陵五溪”流经的土地,逐渐被称为五溪之地,即以今天的怀化为中心的沅水中上游地区。 也许是因为湘西的水秀、湘西的水美,又或者是因为多种文化的融合,才让湘西的儿女多才情。从小在水边长大的沈从文,便是泛舟而下,走出了湖南,来到了繁华的大上海,走到了厚重的北京城,也一直深深地眷恋着家乡的土地,就连笔下也充满了水的味道。 曾有人说沈从文很擅长描写家乡以及那些有很多水的地方,作品里到处都是水、河流、码头以及那些跑船的人。事实上,就如同 他生前所说的那样:“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 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小说《边城》让无数人通过沈从文优美的笔触,初次认识到湘西如画的美景。那风光迷人的河流,与温柔清纯的翠翠,构成了湘西最美好的诗篇。直到今天,无数怀有莫大好奇的旅游者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湘西,探访沈从文笔下的白河与“边城”。 后来,有机会去了湘西的怀化市,看到了从这座城市流淌而去的水。也去了辰州古城,看了苗族历史博物馆。怀着虔诚的心情在苗族历史博物馆走走停停,仔细的去观看介绍和图片,去了解这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她们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数千年来从黄河流域,因受战乱影响及自然灾害,或者为了更好的生存,跨过黄河,长途跋涉越过长河,来到中国大西南。居住在鄂,湘、黔、渝、滇,一部分南下去了越南、老挝、泰国,是一个跨囯少数民族。 后来,去了湘西凤凰,看见了夜晚流淌的沱江,还有沿江两岸具有土家族,苗族风情的吊脚楼,去了湘西吉首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四周青山环抱,城市中有一条河流清澈如一条碧带缓缓流淌而去。很原始的自然山水风光,在那个初秋的黄昏中,留下深刻印象。 沅江至麻伊洑入常德市境,经桃源、在河洑入鼎城、市城区、至德山入洞庭湖。流经常德境内公里,记得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沈从文从故乡凤凰来到常德。(常德是湘西门户)在这里遇到了表兄弟黄玉书,在常德大河街,一个叫“平安客栈”的小旅馆居住了五个月左右,在这些日子里,沈从文代笔为黄玉书写情书,黄玉书终抱得美人归。这都归功于沈从文的好文釆。 在常德,沈从文穿过沅江边的大小河街,这座城市的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当时常德是河街这里是一个大码头。来往的货船,客船都要在常德的大码头停靠。年,沈从文离开常德,怀揣着他的文学梦,独自一人前往北京,也是这一年,黄玉书和杨光蕙在常德结婚,并在次年生下了长子——黄永玉。 后来,沈从文怀着对常德沅江的怀念。写了小说《常德》和《常德的船》沈从文和黄永玉都有相似的经历,都是很小的时候离开故从常德出发,去了外地闯荡,都爱好文学。黄永玉是木刻大师和著名画家。年,年过九旬的黄永玉依然笔耕不辍,用湘西方言,写下了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湘西沅江是湖南省境内,第二条大河。也是大湘西的母亲河。沅江流经湘西的这片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沅江是湘西人融入进血液中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