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因打树花闻名于世,

时间:2025/3/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bdfyy999.com/

河北暖泉古镇,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部,暖泉古镇始建于元代,明清之间规模壮大为“三堡、六巷、十八庄”,是山西商人到张家口及以北地区经商的必经之地。由于一年四季水质温热而得名。

暖泉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在暖泉一带定居生活。有史料记载,古镇在尧、舜时期属冀州,商周时属代国,战国时期为赵、秦等国角逐之地。从此暖泉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年成立暖泉人民公社,年恢复镇建制至今。

暖泉古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座没开发的荒凉村庄,古镇门口是后来为了开发旅游业修建的瓮城,穿过瓮城能看见一座玻璃观景塔,还有打火花表演的剧场,再然后就是一片荒芜,隔着荒芜便是古镇。

走进古城,喝泉水、逛集市、看古宅体会北地汉家风俗。是典型的明朝城楼式古堡建筑,泉水、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是这里的特色,号称“中国民俗第一堡”。

这里最著名的活动就是“打树花”了,晚上的室内打树花表演是7点开始,室外打树花是8点开始,室外打树花全场分为三段表演,室内打树花是集中在表演的最后十分钟进行。表演为时1个小时,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一般,不过灯光舞台效果还是不错的,最后的打树花过程也是相当震撼,还是值得一看的。

古镇内有余座古民居建筑,包括大户人家的院子、古戏楼、寺庙等,其中暖泉书院历史上十分有名。暖泉书院、三堡、华严寺等古迹也是值得一逛的景点。

暖泉书院,又称王敏书院,是元代工部尚书建筑师、能工巧匠王敏的家塾。暖泉书院是暖泉古老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是体现暖泉水乡风韵、园林特色的主要景点。这是一座高官文人的书香门院,走进它,清幽、低调、古雅的氛围立即将你浮躁的心灵瞬时净化。顿时间,人们忍不住要流连、驻足,屏住呼吸,用心聆听这里曾经拥有过的朗朗读书声和潺潺泉水声,也会用心感悟这里曾经数千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的勤奋画面,该书院在蔚州四大书院中建筑年代最早。

漫步在书院里,五开间硬山顶式书屋恢宏大气。书屋南门外有凉亭,凉亭的四根露明柱上还有两幅对联,是清朝光绪辛丑春正月察哈尔都统多罗特升允题写的木质楹联。一幅为:“五六月中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另一幅为:“灵池潋滟三冬暖,清水澄鲜六月寒”。

西古堡,位于暖泉古镇西南部,城墙高8米,南北门楼瓮城完整,内部格局完整,这也是它能在蔚县“古堡”脱颖而出跻身国保的根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古堡为明清古建筑群,内部集古民居、古寺庙、古城堡、古戏楼于一体,最重要的是堡内仍然有居民生活,保持着传统民俗,具有极高的游览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华严寺,问路后来才知,暖泉镇有上中下三个华严寺,镇中心的是老的,国保建筑,清初顺治年间改称崇教寺,俗称下华严,现占地平方米,自南向北有前、后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前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布瓦顶,檐下施五踩斗拱,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梁,内施天花,绘有精美的龙凤图案,建筑年代无史料考证,但在调查中当地老人说在大殿脊檩下原有木匾一块,上书有“大明洪武三十二年”等字样,这与古建筑专家学者考证其为明代早期建筑相一致。因此,华严寺现存建筑为明代早期建筑。

老君观,坐落于古镇北沙土丘上,该道观始建于金代泰和年间,是金国四太子金兀术的前哨行辕。元代元真年间、明代隆庆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多次复修和重建。道观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戏楼、山门、前殿(三清殿)、后殿(被北极玄宫)以及东西配殿分布南北一条中轴线上。老君观山门为五架梁悬山式。山门内有一木引壁,上画太极八卦乾坤图,山门东西各蹲一只石狮。庙内正殿保存有罕见精美的道教题材壁画,是研究道教文化的珍贵资料。整个庙宇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布局严谨有序是一处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为暖泉镇北部道教说法道场。

北官堡,修建于年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由官方出资兴建,所以称为“官堡”,这里也是打树花的发源地。现在在古堡墙壁上依旧可以看见斑驳的铁水印记,这都是打树花留下来的。

古镇上的小饭馆不多,大多数饭馆人都很少,一是游客不多,另一个大概是当地居民一般很少下馆子吧。暖城古镇有一条很短的小吃街,可以尝尝当地特色的粽子,豆干,粉托。

古镇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家家户户的对联分三种颜色,有我们正常用的红色对联,还有蓝色和绿色两种。蓝色和绿色对联表示家里有亲人去世,亲人去世1年家里就会贴蓝色对联,亲人去世2年就会贴绿色对联。这样过年走亲访友时根据主人家的对联就可以知道这家方不方便拜年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ygav.com/bfbzz/14944.html
------分隔线----------------------------